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

2018 北歐四國行 第四天 卡爾斯塔德Karlstad >> 奧斯陸Oslo 福洛格納公園(Frogner Parken)

今天用完早餐之後,隨即搭兩個小時的車程到瑞典首都Oslo
抵達後用完午膳就開始市區觀光:

我覺得今天讓我最驚豔的是:
  • 福洛格納公園(Frogner Parken)
  • 奧斯陸歌劇院(Oslo Opera House)
我認為到奧斯陸如果沒有去這個福洛格納人生公園,算是人生一大憾事。
其建築師之用心,配合市政,才會有這樣一個偉大的創舉。
來到奧斯陸的時候,也許之前逛過斯德哥爾摩,會覺得Oslo有所不及,
但是就整個Landscape Architecture,真的是鬼斧神工,可見建築師團隊的用心。
福洛格納公園裡約有200多韋格蘭得青銅和石雕作品,現在是北歐團最後的尾聲,據領隊說一般旺季是人滿為患的。

建築師是挪威最著名的雕刻家
古斯塔夫.韋格蘭 (Gulstuv Vigenland 1869-1943) 出生和成長於南挪威 (Southern Norway) 的曼達爾市 (Mandal)。在孩童時期,他便對宗教、靈性、繪畫和雕刻深感興趣,這對他往後的人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。他的雙親將他送到奧斯陸的技術學校學習木雕,他在獲得國家補助後前往歐洲各地旅遊。從哥本哈根、柏林和佛羅倫斯一路來到巴黎後,便在羅丹的工作室工作。回到奧斯陸後,他逐漸成為挪威史上最受歡迎且最多產的雕刻家。

福洛格納公園是挪威奧斯陸西北的一個著名的觀光景點。公園因原本屬於「福洛格納莊園」(Frogner Hovedgård)而得名。公園中心為著名的維格朗雕塑公園,所以也多以「維格朗雕塑公園」指代整個公園。而此公園的建築設計師和雕逤家,就是韋格蘭。

人生,必經生老病死。
我們的tour因為時間緣故只有介紹中軸線一個小時,便歷經兩個青銅器公園和一個花崗岩雕刻的公園。
從大門進入來到生命之橋而橋的欄杆上,則裝飾著58座青銅雕像,由老到少,由男至女,表露著不同的內心世界,呈現人類的喜、怒、哀、樂的「情緒」與各種的人際關係。
也因此,橋的兩邊擺放著非常多伸手,聳肩,跳躍等這些動作的青銅雕像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左手方向一 尊小小的,一隻腳往上提,表情臉都皺在一起的生氣哭鬧的娃娃銅像"憤怒的小孩"。我看同團的一些長輩也學著一樣表情和動作在那邊搶拍,其實老了就像小孩兒一樣不是嗎?! 再"憤怒的小孩"旁邊,還有一個憂鬱的小女孩,我看她站在那邊有點委屈的樣子,是不是覺得風采都被隔壁憤怒的小孩搶光了而不開心呀!

過橋前進,就來生命之泉可見一座噴水池,池水中央有六個巨大的男人雕像捧著噴水池。噴水池周圍的鋪道,以黑白花崗岩拼成馬賽克式的圖樣,且設計成頗有趣味的迷宮圖,全長約三公里,據說是威格蘭用來象徵人生的錯綜複雜,每一個選擇都是未知數。

最後是生命之輪,是一個圓形的輪狀。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時間,最公平的就是會進入生老病死的階段,生生不息,世世代代。"人生如圈,生死循環"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們很幸運的今天天氣特別好,也不用穿著厚重的大衣。
在生命之橋上,可見建築師的用心,
青銅器由出生時期,與父母關係密切,進入夢幻青春期,開始有獨立思想,慢慢地成為人母/父,成為孩子的依靠,到最後到了晚年,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。
我覺得很特別的是,每個青銅器沒有重複,都可以代表一個小故事,其中很著名的憤怒的小童,表情和姿勢是維妙維肖。

我個人很鍾愛人生塔這個部分,第一它是花崗岩耗時花時間在上面雕刻完成的,據說當時光找這塊材料再運送至公園來雕刻就花了幾年的光景。
此外風格有別於青銅器的部分,白色的尖塔現在福洛格納公園裡面最著名的就是1929年~1943年以121個人體雕像製作的「人生塔」高17m的尖塔,這座像是圖騰式的柱狀塔複雜連結糾纏的雕刻表現,是讓人看了印象深婚的新人一直到塔頂的一對老夫婦,也是奧斯陸的地標之一。
繞著塔360度還座落許多由花崗岩雕刻的雕像,走一圈後每個人所選擇駐足的點都不一樣,有很多父母親和孩子的互動,而後面搭配著人生塔的構圖,看著這畫面,突然想到人生的意義到底是為了懂什麼而必需存在,必需經歷這些階段呢?刻的作品,稱為「人生塔」是因為其雕刻主題是人的一生,從初生的小嬰兒、孩童、青年到相擁抱的男女,結結婚的新人一直到塔頂的一對老夫婦,也是奧斯陸的地標之一。

接著來到奧斯陸歌劇院,位於奧斯陸陸的中心,造型相當特殊,大片落地玻璃窗建築,座落在Bjørvika港灣邊 -【奧斯陸歌劇院(Oslo Opera House)】。
這棟歌劇院最特殊的點就是,
在歌劇院建築的兩條斜長的坡道,由3萬6千塊義大利大理石和花崗岩鋪成。
而沿著這兩條坡道往上行走,就會抵達歌劇院的屋頂。
沒錯,它就是『全世界第一座可以讓人漫步在屋頂上的歌劇院』
它也是挪威國內最大,利用太陽能供電的環保建築。
【奧斯陸歌劇院】是瑞典非常典型的北歐建築,雖然規模不大,設計感十足,,卻能同時結合時尚、簡約、與節能的概念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時代周刊的Richard Morrison曾這樣形容奧斯陸歌劇院:
『奧斯陸歌劇院,從峽灣中拔起,美麗驚人的大理石和花崗岩屋頂讓她看起來就像一座出水的冰川。 』
而英國衛報著名設計評論家Jonathan Glancey也稱歌劇院為『Snohetta的大理石山』的建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到達奧斯陸歌劇院的時候,當地的地導要我們馬上去享用"免費的洗手間",
原來在這裡的公共廁所是要收費的,還可以刷卡,我在別的地方有看到要5 Kr。
然後就開始了裡面的解說。
這樣一座純白搭配著玻璃的建築物,本身就是一個白色巨形體,在陽光和玻璃的交叉折射之下,格外的醒目,也是相當的吸引人。

建築風格趨向於極簡主義minimalism,從外部看線條相當俐落,整個步道是可以延伸至海內的,如同海上浮著的建築。這是一個帶有冰川概念的設計。強調Open Space的挪威歌劇院,認為藝術不是只是少數人或貴族的權利,這座建築物也可以是親民的空間,人人都可以入內參觀,喝咖啡用餐點等自由使用。

進到內部,大型的軸向支撐為白色的斜柱,中心處有一個白色牆與小洞的設計,下面的小洞還用綠色的光照映,這一個也是象徵著挪威冰川的概念。
之前有提到這間歌劇院也有節能的概念設計,在幾乎都是玻璃之下如何能同時顧慮到美感同時節能呢? 就在歌劇院內由橡木至成環狀的演奏廳,顏色呈現黃棕色,與歌劇院其他部分形成強烈的對比。

我在此就去買了杯咖啡,坐在歌劇院裡面看奧斯陸這個時節難得一見的和煦陽光,
地導說挪威是全世界人平均需要每天喝咖啡量最多的國家,有3杯多,(我應該問是多大杯的)
藉此也想嘗試一下是不是有特別好喝,
點了杯Latte macchiato,沒有特別感覺,就當是入境隨俗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下午的時間有兩個小時的空檔,(其實是我自己算脫隊,不去看一個什麼奧斯陸市政廳)
因為我這個平時頭髮都給人打理的人老毛病又犯了,
想要找當地的Hair Salon去洗頭髮,因為算起來也該洗了,
我找到一家當地的,就洗乾吹直(也沒特別把頭髮吹亮),現金25歐元。
你要說貴嘛在歐洲美洲這地方也不算貴,
上次我在蘇黎世待了兩三個禮拜,嘗試過三四家髮廊,從40歐到60歐以上不等,
在蘇黎世的第一家我還高估了他們的技術請他們把我頭髮下擺弄捲,
結果我是整頭捲,他們用的方式還是傳統是那種中老年婦女燙髮的那種髮捲,
我的頭髮當場就知道髮質是大毀。
所以在這邊我就跟他說吹直就好,沒想到他是「吹乾就好」。
我的頭髮又是顯示另一種厄運,所有爛的髮質畢現,也只能將就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晚上入住的飯店是在Oslo的Radisson Blu Alna
算是這幾天住最好的飯店,應該說機能最好的飯店。
房間還算寬敞,也有熱水壺,這對要喝熱水的我是很重要的。
不過還是沒有牙刷牙膏,再次提醒來北歐的朋友務必盡量自備好盥洗用具以免不時之需。
今天的行程是比較輕鬆的,我也才能好好在這邊寫Blog,
據說明日進入峽灣區就是一整個不輕鬆,要好好休息去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